千年不老的傳奇
—— 克羅地亞世界文化遺產(chǎn)杜布羅夫尼克古城紀行
于利祥
當作者踏上杜布羅夫尼克這片古老的土地,仿佛穿越千年的時光之門,走進了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。這座建于公元7世紀的城市,宛如一位歷經(jīng)滄桑卻氣韻遒勁的老者,靜靜訴說著歲月的故事。
杜布羅夫尼克,古稱“拉古薩”,位于克羅地亞東南部的達爾馬提亞海岸南端,曾是拉古薩共和國的首都。其依山傍海,風光旖旎,是一個具有中世紀風貌的古城。
杜布羅夫尼克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6世紀,當時希臘人在此建立了拉古薩定居點。隨著時間推移,這個定居點逐步發(fā)展成為一個強大的海洋共和國——拉古薩共和國。到了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,拉古薩共和國達到了鼎盛,成為歐洲絲綢之路上亞得里亞海沿岸最重要的城邦和貿(mào)易中心。當時,杜布羅夫尼克憑借海上貿(mào)易和出色的航海技術,迎來了空前的繁榮。成為與威尼斯、熱那亞等國齊名的海上貿(mào)易王國。在那段輝煌的歲月里,它以其無盡的財富和高超的外交智慧,在世界舞臺上綻放出耀眼的光芒。
17世紀中后期,杜布羅夫尼克在經(jīng)歷了大地震和大火災之后,城市開始逐漸衰落。及至19世紀,城市經(jīng)歷了多次被不同國家占領的動蕩時期,最終在1991年成為克羅地亞的一部分。
如今,杜布羅夫尼克古城保存了大量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筑。城區(qū)分為舊城和新城兩部分,舊城建在海邊的一塊巨大的巖石上,外圍有城墻環(huán)繞,城墻上設有大量的防御工事,是城市最堅固的防御屏障。城內(nèi)保存著14至16世紀建的古城堡,體現(xiàn)了羅馬式、哥特式、文藝復興式和巴洛克式等不同的建筑風格。
彰顯著那個時代的建筑藝術巔峰,這些建筑也使得杜布羅夫尼克獲得了“城市博物館”的美稱。
走進杜布羅夫尼克古城區(qū),作者首先被那環(huán)繞著老城的杜布羅夫尼克城墻所震撼。這道全長1940米的城墻,歲月的痕跡清晰可見。與海相接處高達25米,猶如一條巨龍蜿蜒盤踞。這座自7世紀就屹立于此的偉大防御工事,從未被敵人攻破。它宛如一位忠誠的守護者,見證了無數(shù)的風雨與變遷,默默捍衛(wèi)著這座城市長達五個世紀的平安與繁榮。站在城墻上,放眼望去,高低起伏的絳紅屋頂宛如一片燃燒的晚霞,與遠山、近海融為一體。漁帆點點,海天一色,令人心醉神迷,仿佛是大自然與歷史攜手繪制的一幅壯麗畫卷。
從城墻下來,我的目光被Lovrijenac堡壘所吸引。這座矗立在老城西面城門外的堡壘,猶如不屈的將士,一直堅守著自己的崗位。它那朝向海面的十多米厚的城墻,承載著多少可歌可泣的英勇壯舉。城門上“用任何珠寶也換不來自由”的豪言,至今仍激蕩著一個個旅行者的心弦。遙想當年,這里或許回蕩著戰(zhàn)士們的吶喊,他們?yōu)榱俗杂?,為了家園,不惜浴血奮戰(zhàn)。如今,堡壘內(nèi)部已化作戲臺,《哈姆雷特》的經(jīng)典劇目曾在此上演,戲劇中的悲歡離合與堡壘的厚重歷史相互交融,讓人不禁感嘆時光變幻的奇妙。該堡壘也是美劇《權力的游戲》中“君臨城”的取景地。來到這里,仿佛走進了那個充滿奇幻與權謀的世界。兩部著名電影的攝影場景,現(xiàn)在已成為杜布羅夫尼克古城旅游的璀璨標志,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參觀。
移步向前,杜布羅夫尼克大教堂出現(xiàn)在眼前。這座宏偉的天主教建筑,宛如一座歷史的豐碑,靜靜地訴說著過去的輝煌。它經(jīng)歷了無數(shù)次的破壞與重建,從多次戰(zhàn)火到地震的肆虐,卻始終屹立不倒,儼然是這座城市堅韌不拔的精神象征。走進教堂,那一幅幅珍貴的畫作仿佛將我?guī)肓四莻€久遠的時代,讓我感受到先人們對信仰的執(zhí)著和對藝術的不懈追求。
告別大教堂,來到派勒城門。這座古老的城門,作為老城的主要出入口之一,見證了無數(shù)的迎來送往,也見證了這座城市的興廢變遷。外城門上的文藝復興式拱門,雕刻著保護神圣·布雷斯的雕像,散發(fā)著莊嚴肅穆的氣息;內(nèi)城門與城墻緊密相連,其哥特風格則帶著神秘的色彩。每當夜幕降臨,城門上鎖,仿佛將外界的喧囂與紛擾隔絕,堅定的守護著這座城市的寧靜與安詳。
穿過城門,古城鐘樓的鐘聲傳入耳中。這座高聳于老城區(qū)中心的建于1444年的鐘樓,雖經(jīng)歷了多次戰(zhàn)爭和地震的破壞,卻一次次在廢墟中重生,依然堅守著自己的使命。鐘樓上那敲鐘報時的小銅人“Maro和Baro”,如同時間的使者,每隔兩個整點即準時敲響的鐘聲,仿佛在一次次喚醒沉睡的歷史。登上鐘樓,俯瞰整座古城,那一刻,我與歷史產(chǎn)生了共鳴,仿佛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心跳和呼吸。
繼續(xù)前行,大歐諾佛噴泉映入眼簾。它是這座城市的標志性建筑之一,見證了城市用水計劃的艱難完成,也曾在地震中遭受重創(chuàng)。但如今,它依然靜靜地流淌,默默地為過往行人提供片刻的清涼和慰藉。
Rector宮,曾經(jīng)承載著杜布羅夫尼克政治風云的小型議會之地,如今已成為歷史博物館,展示著這座城市的文物與名人畫像。在這里,我似乎看到了昔日的政客們正在激烈地討論著城市的未來,每一幅畫像、每一件文物都在講述著這座城市的輝煌與滄桑。
而方濟各會修道院,這座建于14世紀的建筑,不僅有著珍貴的繪畫和音樂檔案,還有著歐洲現(xiàn)存的名列第三的古老藥房。它就像一個時間的寶盒,珍藏著無數(shù)的塵間秘密,仿佛讓我觸摸到了過往歲月的脈搏。
最后,作者來到了矗立在中央廣場上的奧蘭多石柱前,石柱上雕刻的中世紀英雄羅蘭,他的形象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。羅蘭是杜布羅夫尼克人民心中的永恒象征,代表著勇敢、正義與榮耀。
作為一名文化行者,我在這片土地上感受到了歷史的厚重與文化的深邃。杜布羅夫尼克,這座融合了多種文化的古城,這座作為世界文化遺產(chǎn)的旅游名城,將永遠屹立在亞得里亞海邊,繼續(xù)書寫著屬于它的不老傳奇,并始終閃耀著獨特的光芒,讓人為之傾倒,為之沉醉。
五律·杜布羅夫尼克寄詠
于利祥
名城多勝跡,懷古越千秋。
日落云帆近,濤鳴歲月悠。
故都銘史卷,絲路展風流。
放飲天涯處,征途夢未休?! ?/p>